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惜血本的火烧赤壁_我的国风百艺系统
笔趣阁 > 我的国风百艺系统 >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惜血本的火烧赤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惜血本的火烧赤壁

  “西北风?大起?——”

  周瑜顿时脸色大变。

  因为曹操所在的位置,正是东吴的西北方。

  而他们要用火攻的话,必要要用东南风,而西北风,则是顶头风!

  营中一阵大乱。

  莫非这是曹操的气运,就连风向都要向着他!

  这个时候,林桐饰演的诸葛亮则是淡然的从前面走过,仿佛在看着江面上的风向变化。

  一身蓝色的八卦服,上面镶嵌着金色的八卦印,将他修长的体态完美的展示了出来。

  只见林桐的眼珠在不断的转动,仿佛在测算着什么。

  最后,林桐的眼神一变,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而另一侧的鲁肃则是一头雾水的看着周瑜,茫然的问道,

  “都督,因何忧虑啊?”

  还没等周瑜解释,胸中早有定计的林桐则是轻摇羽扇,笑着说道,

  “都督忧虑,山人略知!”

  鲁肃可是诸葛亮的头号脑残粉,一听之下,赶紧问道,

  “哦,先生快快说来!”

  林桐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开口言道,

  “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一脸敬佩的拱手叫板道,

  “先生啊!——”

  “适才见朔风里旗幡飞动——”

  “猛触动我心头愁思重重——”

  “施火攻须得要顺水顺风——”

  “不顺风哪得那烈火燎空——”

  听完周瑜的话,鲁肃这才恍然,跟着开口唱道,

  “怎奈是正当前数九隆冬——”

  “但只见西北向凛凛寒风——”

  “若非是天象转东风吹送——”

  “这一条破曹计转头成空——”

  急的鲁肃是以拳击掌,扼腕叹息。

  现在正是冬天,这个季节,怎么可能会有东风吹来,所谓的火攻,只能是梦中黄粱罢了!

  在这时,林桐不疾不徐的走上前,双手微微一拱,开口唱道,

  “周公瑾鲁子敬且释愁衷——”

  “山人我自由那——天地神通——”

  “你只管安排下硝磺柴苇——”

  “三日内包你有——浩荡东风——”

  赶紧让开,哥们要装杯了!

  周瑜一惊,“啊?”

  林桐继续唱道,“祝我成功——”

  周瑜不敢相信,开口问道,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都督,我与你借来三日三夜东南风,如何?”

  周瑜摆了摆手,言道,

  “何须三日三夜,但得一夜东南风,大功成矣!”

  “好,就请都督命人打造木鸽千只,向北悬挂于船桅之上,待东南风一起,鸽哨齐鸣,都督即刻发兵——”

  周瑜志得意满的高声喊道,

  “好哇——”

  “传令三军,各船高挂木鸽,以测风向。”

  “但听哨声一响,旗幡转向,东南风起,即可发兵破曹——”

  传令完毕,周瑜目视诸葛亮,眼中带着郑重。

  火攻是否能成,东吴是否能够转危为安,现在已经全要寄托在诸葛亮的身上了。

  周瑜拱手施礼,

  “先生,请——”

  “都督,请——”

  周瑜退后一步,高声喊道,

  “先生,请——”

  大气磅礴的音乐声响起,将整个舞台渲染的十分的悲壮。

  林桐也不再矫情,向前走了两步,左手背后,右手摇着羽扇,背对着观众席站着。

  大幕徐徐拉下,周瑜等人全都被幕布挡在了后面,只留下了林桐一人,站在那里。

  本来台下观众们在换景的时候,都会小声的讨论一下刚才的剧情。

  要知道,这一折虽然不像之前的大场面,但是最开始的武生大赏,真的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一束追光灯落在了林桐的身上,将他衬托的更加的仙气飘飘。

  而那铿锵有力的古筝声,则是让观众们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公瑾啊公瑾,子敬啊子敬,你二人哪里知晓,天道循环,阴极阳生,这长江之南,洞庭之北,冬至前后,春气萌发,自有易地天象,只要通晓天文,兼明地理,察微知著,掐算准确,这东风,是‘借’得来的呀——”

  “哈哈哈——”

  一阵得意的笑声传来。

  灯光暗下,林桐下场。

  观众这才恍然,赶紧小声的嘀咕着刚才那一折中让人激动的场景。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幕了。

  《火烧赤壁》。

  大幕拉开。

  曹军那艘巨大的楼船就矗立在舞台的正中间。

  文武官员站在楼船之上,后面旌旗招展,不知道有多少人马,正在枕戈待旦。

  “看江岸排开了万桅——千帆——”

  陈玉山老爷子的嗓音是真的通透,台下的观众们叫好声四起。

  “一行行编作那铁索连环——”

  “任凭他江涛涌风凶水险——”

  一时间,舞台上烟雾缭绕,只能看到一袭红色战袍的曹操是那么的显眼。

  “健儿们踏波浪如履平川——”

  “你道我北来兵不习水战——”

  “哪知我早安排妙算机关——”

  “你道我输折了狼牙十万——”

  “我更有万艨艟蔽日遮天——”

  胡琴声一转,西皮流水的节奏,让陈玉山的声音更加的明快了起来。

  “战马嘶鼓角鸣旌旗招展——”

  “刀枪舞剑戟列士卒争先——”

  “扬鞭梢执江南横渡天堑——”

  “荡东吴擒孙刘……”

  “就在眼前——”

  一旁的文武官员上前,拱手言道,

  “丞相定下这铁索连环之计,臣等无不拜服!”

  “将士们免却了风涛颠簸之苦,但听丞相一声号令,杀奔江南——”

  “哈哈哈哈——”

  曹操这时,虽然有些忘乎所以,但是他的心里还是跟明镜一样的清楚。

  “众将!”

  “丞相!”

  “某这一条铁索连环之计,虽然巧妙,但是却有一处病门,众将可知是在哪里啊?”

  大佬正在装杯,下面的人就算知道了也不能说出来了,这可是为官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杨修:为啥没人告诉我嘞!)

  众将对视一番,纷纷摇头。

  “这个——,臣等愚鲁,请丞相示下!”

  曹操一心的满意,果然,最聪明的人还是我!

  “船只连锁,虽然安稳,但是若敌人用火攻,分解不开,一焚俱焚,如何是好啊?”

  众将心中一阵腹诽,大佬,你心中早有定计,何必要来问我等啊,没办法,遇到一个喜欢装杯的大佬,大家也只能配合了!

  一群人跟个大傻子一样,摊开手,一脸无奈的说道,

  “是啊,如何是好?”

  曹操闻言,不由的哈哈大笑。

  “想这紧要关节,某焉能不察。”

  陈玉山双手托髯,一副老奸巨猾的样子,看的台下的观众们都是一阵阵的心寒。

  这老头,肯定不是好人,要不然怎么能把奸臣演的如此形象呢!

  “尔等看旌旗舞旗脚飘南——”

  “这隆冬岂会有东风转幡——”

  “若非是识天文算清了利患——”

  “某焉能出奇谋铁索连环——”

  大佬已经把flag立下了!

  但是,这时候忽然鼓声大作,曹操惊恐万分的看向了身后的旌旗。

  只见原先一直向东南飘动的旌旗,竟然转向飘向了西北方。

  这种既视感,让台下的观众们都是不由的打了个寒颤。

  曹操惊慌失措,大声喊道,

  “不好,风向已转!”

  见过立flag被打脸的,但是没有见过这么快的!

  周围的众将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继续装傻,还是真的慌乱了,摊手言道,

  “风向变了,如何是好啊!”

  曹操大怒,以手托髯。

  “这,这,这这这这——”

  “斩断铁索!——”

  楼船之下,十数位兵卒举着大刀,狠狠的砍向了铁锁。

  但是,一位白衣的小将忽然出现,手中拿着一把弓箭,将船下的士卒全部射死。

  只见无数的火箭如同蝗虫一样飞向了曹军的船只。

  “丞相,快走!”

  众将拉着曹操赶紧逃走。

  台下的观众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没有苦肉计,没有黄盖投降,火攻曹操,而是直接快进到了这里。

  只见楼船之上,火焰大作,整个舞台上,红光冲天。

  不少人从楼船之上,翻滚而下,看的台下的观众们也都是心惊肉跳的。

  最震惊的一幕来了。

  只见在漫天的大火中,这座巨大的楼船,从最高处开始断裂。

  慢慢的,楼船开始倾覆解体,浓烈的白烟升腾而起,不到十秒钟的时间,这座巨大雕梁画栋的楼船,就在所有人的面前,变成了一堆废木头。

  真是下本了呀!

  看着那断裂成一块一块的楼船,台下的观众都是一阵阵的心疼。

  这是多少钱啊!

  为了这一幕的震撼,林桐也是豁出去了!

  大幕拉下,这一次,幕布上的红黑色的曹字已经不见了。

  替代他的则是蓝色的吴字。

  曹操落荒而逃,如同丧家之犬一般。

  八十三万大军,被这一把大火烧的干干净净。

  接下来,就是一场让人眼花缭乱的武戏。

  一身靠服的孙尚香出场,倒没有让大家有什么惊喜。

  但是穿着靠服,扎着靠旗的张晓璇一出来,一股英气逼人,顿时让观众们眼前一亮,大声的叫起了好来。

  这应该是张晓璇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出演刀马旦的戏。

  这一场武戏,让台下的观众们是领略到了京剧的魅力。

  武戏,才是京剧最吸引人的地方。

  听戏听轴,说的就是听戏一定要听最后的大轴。

  而京剧的大轴,最早的时候,必定是武戏。

  随着时代的变化,老生和旦角的崛起,让武生的地位大大的下降,导致了武戏的没落。

  而这一场武戏,林桐也是下了大功夫了,还是大手笔,大场景,一般的武戏,舞台上顶多就是一个打四个,打六个,打八个就了不起了。

  但是,这一次,舞台上一个打十多个。

  最后小乔请求出战,林桐将自己的靠旗出手也教给了自己的师姐,没想到张晓璇竟然领悟的很快。

  只见舞台上一柄柄花枪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张晓璇不住的用脚,用枪,用自己的靠旗,将这些花枪一个个的打了回去。

  这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顿时让台下的观众们都把嗓子喊哑了。

  一场让人看得酣畅淋漓的武戏散去,不但是后台的众人都是有些精疲力尽了,就连台下的观众,都已经喊的有些虚脱了。

  从开戏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一般的演出,基本就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这对于演员和观众来说,都是最适合的时长。

  太短了不过瘾,太长了不但演员累,观众也疲了!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折戏。

  《祭江》!

  大幕拉开,只见舞台上垒起了一个长长的高台,仿佛是江岸边一样。

  林桐换上了自己那一身白色的鹤氅,身后跟着一个抱着酒坛子的老兵卒。

  林桐慢慢的走着,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火焰的气息,以及难闻的味道。

  “来!看酒!”

  老兵卒倒了一碗酒,递了过来。

  “军师,都督言道,是您借来了东风,才有这赤壁大胜啊,将军们都要为您庆功祝酒呢!”

  林桐接过老兵卒手中的酒爵,摇了摇头,言道,

  “山人之酒,不为庆功!”

  “却是为何呀?”

  “祭江——”

  老兵卒一阵恍然,开口言道,

  “当得一祭!”

  林桐将手中的酒爵冲着下面的江水一倾,仿佛在为这场赤壁之战中死去的亡魂祭祀着。

  “月迷离星明灭雁唳悠扬——”

  林桐一个人,站在涛涛的江水边,追光灯打在身上,那种疏离感,让人的心中一阵的难过。

  赤壁之战,谁赢了?

  这场战争,没有赢家。

  这八十三万大军的亡魂,谁来负责。

  战争,永远都是用无数的人命堆砌起来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

  大家都记住了这场战争的主导者们,曹操,诸葛亮,周瑜……

  但是,这八十三万曹军,还有死在这场战争中的吴军和老百姓们,有谁知道他们的名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林桐编写的这部新编京剧,舍弃了后面比较精彩的《华容道》,而是来了一出《祭江》。

  这一折戏在传统京剧《赤壁鏖兵》中是没有的,应该是接《华容道》的,关老爷的戏。

  不得不说,林桐的选择是正确的。

  经过了前面那么多的精彩场面,忽然来这一出,一下子就把这出戏的格调给提升了起来。

  否则,新编京剧,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是《祭江》,但是诸葛亮的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惆怅。

  毕竟这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分对错,活下来才是正理。

  忽然,胡琴的节奏变得明快了起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