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开启新副本(下)(月末求月票!!!)_走进不科学
笔趣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零六章 开启新副本(下)(月末求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零六章 开启新副本(下)(月末求月票!!!)

  随着森泽久作的昏厥

  或者说随着温热论抄本与永乐原本对比结果的出炉。

  霓虹与棒子对于《永乐大典》质疑的闹剧,算是至此落下了帷幕。

  诚然。

  霓虹和棒子专家团手上还有几册嘉靖副本没有拿出来,也算是比较权威的证明工具。

  但这几册嘉靖副本和温热论的抄本相比,二者的保密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这些专家或许很坏,但他们并不傻。

  在温热论抄本都失效的当下,再拿嘉靖副本出来作为质疑的武器

  这简直就是把脸送到翁同面前给他抽了。

  于是乎。

  这些一开始趾高气昂、全程不说话装高手的霓虹与棒子专家,此时全都失去了精气神。

  一个个连实验室都没脸待下去了,纷纷围在森泽久作的担架床边,跟送葬似的拥着担架床离开了实验室。

  姜成谷和靳向前也没拦着他们,而是‘亲切’的表达了对森泽久作的关怀。

  嘱咐医师一定要尽全力将森泽久作这位“国际友人”给抢救回来。

  当然了。

  如果真的不敌天意,那么就要为森泽久作安排好一场风光大葬,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比如说打个报告在森泽久作出殡当天,临时取消燕京市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啥的

  待这群鬼子和棒子离去后。

  姜成谷和靳向前二人不由对视一眼,齐齐朗声大笑了起来。

  各大平台的直播间内也很配合的飘过了【好似捏】的弹幕。

  过了一会儿。

  贺怀作为记者代表,拿着麦克风走到了姜成谷面前:

  “姜处长,请您来做个总结吧。”

  姜成谷听出了贺怀的言外之意,便笑着点了点头,接过话筒说道:

  “好的,贺记者。”

  “大家应该都知道,永陵挖掘项目立项于一个多月之前,也就是科院暗物质成果发布会当天,项目委员会成立于次日。”

  “挖掘工作正式动工则始于三个星期前,直到昨天为止,整个项目的前期工作顺利收工。”

  “今天在万众瞩目之下,我们切割下了嘉靖皇帝的地宫后殿,又挖掘出了铜殿。”

  说完这些。

  姜成谷顿了顿,将视线投放到了实验室内翁同的身上,感慨道:

  “其实在前来实验室的途中我和翁教授聊过几句,内容都和《永乐大典》有关。”

  “其中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就连翁教授也没什么好解决方案,那就是.....”

  “怎么证明我们发现的《永乐大典》,它就是真迹呢?”

  “毕竟《永乐大典》影响的不仅仅是华夏本土历史,它辐射的范围涉及到了整个东南亚的文明圈,甚至牵扯到清朝的《四库全书》。”

  “所以这种着作不是我们单方面说它是《永乐大典》它就是的,必须要得到一个更权威的认可。”

  听闻此言。

  一旁的靳向前等人不由点了点头。

  《永乐大典》之所以会和‘文明圈’这个词挂钩,很大部分在于目前的历史文献中,存在一个很致命的断代。

  这个断代就是《四库全书》。

  举个例子。

  《旧唐书》《旧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稽编》这些作品在历史中失传了很久很久,直到清代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出来。

  所以后人压根不知道清朝篡改了什么,美化或者丑化了哪些事,甚至不知道清朝删改了什么书。

  其中很有名的代表就是《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这部着作曾经因为文中有“北虏”等反清字样而一度被列为禁书,没有被收入四库全书之内。

  最终掐头去尾,被搞成了残本。

  类似的例子不知凡几。

  也正因为《永乐大典》牵扯到了太多东西,所以它的‘身份认证’才尤为重要。

  想到这里。

  姜成谷不由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原先我们还在为这个权威认证而头疼,结果没想到来自霓虹的国际友人站了出来,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现在我可以很自豪的宣布,各位华夏同胞,各位东亚文明区的朋友,在今天这个不算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正式发现了失传456年的《永乐大典》!”

  “这是一次考古史、人文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注定将被载入史册。”

  “当然了,现在的《永乐大典》尚未完全经过脱酸处理,还有出现破损的风险。”

  “因此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投入《永乐大典》的抢救工作中,希望有朝一日,这些修复好的《永乐大典》原本,能够尽快公开的与大家见面。”

  姜成谷在说最后这番话的时候。

  嘴角忍不住扬起了一丝抑制不住的笑容。

  众所周知。

  书籍类文娱修复工作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文本拓印。

  因此文本内容的相关解析,基本上会和修复工作同步进行,有些时候前者可能还更快些。

  换而言之。

  当《永乐大典》可以对外展出的那天,注定将有与《永乐大典》有关的研究成果一同公布。

  这些成果可能是失传的记载。

  比如说中医、比如说科学技术。

  也可能是历史的校正。

  比如某个皇帝并非记载的那么贤明或者那么昏庸,某个大臣有另外的一面等等。

  又比如

  古代华夏与周围文明的关系。

  诚然。

  兔子们都是和平爱好者,从来不搞霸权。

  但在历史文本的支持下,搞个爸权还是可以滴

  就这样。

  在屏幕内外无数人的期待中,直播总算暂告了一段落。

  随后按照姜成谷的想法,接下来应该安排一顿庆功宴,好好庆祝一下今天的成果。

  但却被翁同以‘《永乐大典》还没完全脱离危险,不能半场开香槟’为理由拒绝了。

  翁同说这话的时候还展示了他朋友圈里ac米兰的球衣,以此来增加说服力。

  于是这顿庆功宴便被暂时推后,众人就此分别。

  接着徐云又以自己身体不舒服为由,婉拒了潘院士一起吃饭的邀请。

  自己打车先回到了招待所。

  回到房间后。

  徐云立刻拉上窗帘,打开勿扰灯,锁上房门。

  接着快步来到简易书桌前,重新唤出了不久前弹出的那道光幕。

  “.......”

  看着面前漂浮着的光幕。

  徐云不由微微蹙起了眉头。

  这段光幕虽然不长,但透露出来的信息似乎有点多啊

  首先是《永乐大典》现世的判定规则。

  按照徐云原本的想法。

  应该是要等册《永乐大典》逐一脱酸、确定没有损毁后。

  《永乐大典》才能算真正的‘现世’。

  但眼下翁同他们才开了两个箱子,真正完成脱酸的更是只有7611册这一册书,完成度只能说是万分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

  《永乐大典》居然被判定为成功现世了?

  万一后头的那一万多册书里头,有一册或者多册在保护过程**了问题怎么办?

  甚至如果徐云突然疯批,去实验室都把永乐大典给撕坏了怎么办?——以徐云目前的身份,进入保护实验室还真不困难。

  蓦然。

  徐云又想到了光幕出现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先是森泽久作提出质疑、

  接着姜成谷同意对方的要求、

  然后森泽久作用自己的昏厥确定了《永乐大典》的真实性、众人齐声高唱《中国人》

  想到这里。

  徐云的脑海中不由产生了些许猜测。

  难道说

  《永乐大典》所谓现世的判定条件并非是实物上的现世,更重要的是民族心理角度的一种认同?

  这似乎

  和国运的情况有点类似?

  徐云对国运的认知,同样经历过两个阶段:

  最开始的时候,他认为国运只是一种奖励。

  是先有了国运,才有了后来的诸多成果。

  但在科院发布会的时候他才明白

  光环奖励的国运固然重要,但更多时候还是锦上添花的效果。

  真正决定国家民族走势的国运,其实是可以、同时也必须要靠自身去争取。

  今天《永乐大典》的判定方式,与当初的国运又是何其相似?

  真正决定《永乐大典》是否现世的不是实物的保存度,而是华夏人民认同了这部书是《永乐大典》。

  紧接着。

  徐云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后一行的内容上:

  【注:因检测到‘血脉共鸣’效果,《永乐大典》激活隐藏属性‘沉寂’,传国玉玺特殊副本受此影响,将产生未知变化】

  血脉共鸣。

  这四个字倒是可以理解,当时那个情景确实令人的灵魂和情感产生了高度的共鸣。

  但后面的‘沉寂’以及副本的未知变化

  这徐云就有点搞不懂了。

  所谓的沉寂应该是指《永乐大典》在地下埋了那么多年,可这和副本又有什么关联呢?

  还有副本的变化。

  之前为了做好相关准备,徐云曾经列举过一些可能的目标朝代。

  例如说三国啦、秦朝啦、五胡乱华等等等等

  毕竟玉玺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后时期,是在公元937的1月份。

  当时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带着玉玺一跃而下,自焚于洛阳,传国玉玺至此不知所踪。

  但在经过国运和《永乐大典》的事情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