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他不能死!_走进不科学
笔趣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一十章 他不能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一十章 他不能死!

  眼下还在国内的剑桥毕业生,几乎可以说屈指可数:除了老郭提到的颜先生、蔡先生、温先生外。

  也就剩下了朱物华、赵忠尧、邵洵美、束星北等有数几人。所以想要偷到一张剑桥大学的毕业证,难度确实很大。

  看到这里。

  可能会有同学表示奇怪了:不对啊。

  如果说剑桥大学留学生不多的话,那么国内不应该很清晰的掌握着他们的信息吗?很遗憾。

  答案并非如此。

  此时在欧洲高校毕业的华夏留学生,有相当多相当多都是建国前出的国。所以某人跑路后。

  那些在外留学生无论是归国还是与国内的联络方面,他们的做法普遍很谨慎....或者说很隐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老郭提到的邹承鲁先生。

  邹承鲁先生最早是通过英庚款公费协议获得的留学资格,算是彻彻底底的另一方人。结果当他学业有成后,某人已经跑到了蛙岛。

  但邹承鲁先生又舍不得大陆的家人,也不看好某人的前景。

  于是他只能从英国乘船抵达香江,通过某些特殊方式偷偷跑回了国内。

  接着靠着伪造的身份在申城某商店当了两个月的售货员,然后才通过王应睐先生的关系联系上了兔子。

  因此在介绍邹承鲁先生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百科只会介绍他在51年获得了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下一句就是同年回国了,并未与其他海归一样介绍过回国后任教或者科研的职位

  当然了。

  后世也有些看法认为邹承鲁先生回国的时候就被发现了身份,只是兔子们一直在

  等待他自己上报罢了。

  不过这种看法没有啥实质文献或者资料支持,反倒是王应睐先生的自传中有提到过他对邹承鲁先生回国的事毫不知情。

  毕竟从英伦坐船到香江,然后悄***的抵达大陆,在早期并不算难事儿。此时在老郭的暗示下。

  蔡少辉甚至想到了其他一些可能:

  比如说伤者的祖辈都是大陆人,但身份较为敏感,于是他偷偷回国想要寻根,结果因为种种原因而落了难

  实话实说。

  这也不是没可能的事儿。换而言之。

  此时病床上的那位伤者,确实很可能是一位剑桥大学的毕业生。

  而这个身份在眼下这个时期,对于老郭...或者说对于矿上而言,无疑是一大助力!要知道。

  现在矿上已经人手缺乏到想把几位新月派的文科留学生拉来做数学计算了......想通了这些。

  蔡少辉连忙将纸片交还了回去,侧身让出了一个身位,低声说道:

  老郭则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说完。

  老郭便拍了拍蔡少辉的键盘,示意他别放在心上,重新回到了姚福川身边:

  姚福川闻言看了一旁的王长林,得到王长林的示意后方才接过了几片药。

  随后他将几片药放到了一个铁盘子里,对身边那位在帮徐云缠纱布的妇女招了招手:

  妇女沉默的点点头,走到一旁的柜子边,拿起一个放在柜面的铜壶倒了碗水。接着回到姚福川身边,把陶碗递给了姚福川:

  姚福川嗯了一声,伸手掰开了伤者的嘴巴,把三片药塞了进去。接着取过陶碗将其略微扶起,用水将药送服了进了伤者体内。做完这些。

  姚福川转过身,对老郭问道:

  老郭见状与蔡少辉对视一眼,决断道:

  听到五千元这个数字。

  姚福川、毛晓以及那位妇女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一丝震撼与明悟。在眼下这个时代。

  哪怕是大城市里大工厂的职工,月工资也就30到40之间,极少数能够突破五十。

  像贵德县这种偏远县城的人均月工资就更低了,普遍只有20左右,学徒工甚至才10块出头。以此来计算。

  五千元就相当于一个工人250个月的工资,确实价值不菲了。难怪这个戴眼镜的小老头说啥都要把伤者救回来呢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众人就这样待在屋内,开始观察起了伤者的病情。

  期间黄卫国则抽空离开了一次,帮老郭搞定了此前提过的鲫鱼和乌鱼。一个小时后。

  姚福川上前摸了摸伤者的脉象,又用手指指腹轻轻摸了摸伤者的腹部。过了片刻。

  他的眼中浮现出了一丝惊讶。

  只见他转过头,对一旁满是紧张之色的老郭说道:

  「虽然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但比之前确实要好多了,药的效果确实

  不错。」老郭闻言一喜,双手在面前啪的一合掌:

  随后他迅速扭头看向了不久前赶到现场的林营长,说道:

  林营长点点头,带人将昏迷着的伤者小心的搬运到了一副担架上,抬出了抢救室。考虑到此人的伤情可能会吓到一些老人孩子。

  老郭还特意找姚福川要了条白布,直接盖到了对方身上—覆盖脑袋的那种。蔡少辉:

  ·

  怎么感觉这画风看起来跟抢救无效似的......十多分钟后。

  担架被安置到了一辆运输车后方,由两位战士负责随行看护。当然了。

  说是看护,实际上也就是隔一会儿喂点水,然后再看看人还有没有气罢了。一切就绪后。

  老郭带着蔡少辉与王长林黄卫国告别,上车离开了贵德县。比起来时的憋闷,车队情绪在回程的路上明显高涨了不少。毕竟这次他们带回了大量的食物,足够矿上减轻一些压力了。不过比起欢快的战士们,老郭的心情则要复杂许多。

  一来是虽然收到了已经期待已久的外文期刊,但付出的代价还是太大了。

  在运送期刊的过程中,包括了他的好友在内,有多位保密战线的同志因此而牺牲。而这些期刊究竟能否为矿上的研究带来足够的帮助,即便是老郭心中也没什么底。毕竟他们这次在做的项目,堪称古往今来最困难的研究之一。

  二来则是因为

  那个生死不知的伤者。他究竟能不能活下来?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

  如果他顺利保住了命,能给矿上带来多少帮助?这些同样犹未可知。

  就这样。

  在老郭复杂的情绪中,接近两百公里的路途转瞬即逝。四个小时后。

  车队抵达了一处

  位于草原中的巨大基地。在如今这个时期。

  这片草原在华夏的地图上看不到丝毫踪迹,仿佛华夏境内并不存在这么一片国土。不过实际上。

  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

  金银滩。...--.注:

  明天或者后天要做个食管的小微创,要请假一天,具体哪天要看啥时候能排上,这里通知一声,到时候就不单独发单章请假了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