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矿上的难题_走进不科学
笔趣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一十二章 矿上的难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一十二章 矿上的难题

  “结果交接过程中走漏了风声,好在祖凌兄事先带了另一个类似的假箱子。”

  “他便将真箱子交给了我们的同志,自己带着假箱子离开现场,想要虚以为蛇。”

  “结果没想到马来的英国巡捕在追捕过程中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事后听说祖凌兄身上足足有二十一处弹孔......”

  啪——

  老郭这番话刚说完。

  陆光达便用力的一拳锤在了桌上,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李觉和彭梦熊亦是面沉如水。

  作为华夏最早的几批留学生。

  老郭他们中的不少.....或者可以说大部分人虽然是通过‘庚款’这些渠道出的国。

  但他们心中所向的却并非那个青天白日,而是鲜红的五角心。

  新华夏成立后。

  有相当多庚款都明确表态,愿意回国做贡献。

  1950年。

  朱光亚先生牵头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名撰写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掀起了留学生归国的热潮。

  新华夏也配合着组织过很多批次的留学生接引工作,二十多年来回国的留学生超过了上千人。

  但同样。

  考虑到国内非应用物理端研究较为滞后。

  因此有部分原本愿意立刻回国的留学生在和国家高层交流后,最终选择留在了海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留学生有的在十几或者几十年后陆续回到了国内,为国发光发热。

  有的则因为思想的转变没有履约,而是留在了海对面,甚至选择了移民。

  还有一些则是类似祖凌、长友先生一般,通过自己的渠道向国内输送着宝贵的资料,为了华夏的科研事业献出了生命。

  在整个核研究事业中。

  血染异域的华夏科研人员光已经公开的就有三十多位,没解密的数量恐怕同样不会少到哪里去。

  同时更加遗憾的是。

  由于这些科研人员有相当部分都是庚款留学生,死亡时并未入华夏国籍。

  因此兔子们连申诉都无能为力。

  当时有资格为他们维权的只有海峡对面的那座岛,奈何

  过了片刻。

  陆光达忽然抬起头,看向了老郭,问道:

  “老郭,你有牺牲的那些同志的名单吗?”

  老郭点点头:

  “有,不过是我自己汇总的简易版,只有名字和牺牲日期,没有照片也没有档桉履历。”

  陆光达朝他一伸手:

  “给我看看。”

  老郭没怎么犹豫,将手伸进衣服内袋,从放着药片的口袋里取出了一张对折起来的纸。

  接着将这张纸摊平,递给了陆光达。

  陆光达用双手将纸张接过,郑重的看了几眼。

  随后坐回位置上,从身上取出了一份纸笔,认真的抄写了起来。

  马祖凌

  何长友

  闵学思

  几分钟后。

  陆光达将这份名单抄写完毕,把原件递回给了老郭。

  接着他小心翼翼的将抄写好的名单对折收好,同样放到了胸前的内袋中。

  整个过程中陆光达都很平静,但在这股平静之下,却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过了片刻。

  或许是感觉会议室的氛围有些沉闷。

  老郭便轻咳一声,换了个话题:

  “对了光达,你这次去马兰基地的收获怎么样?”

  陆光达的食指在桌上敲击了几下,摇了摇头:

  “不太理想,链引发的问题倒是顺利解决了,但是链传递过程的核素密度却一直不达标。”

  “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对放射性物质进行高效浓缩,或者就考虑让中子减速,使中子与原子核碰撞几率增大并延长链式反应次数。”

  “中子减速太难了。”

  待陆光达说完,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彭梦熊便飞快的摇了摇头:

  “这涉及到了现有材料的问题,除非材料迅速进行更新迭代,否则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但进一步浓缩放射性物质.....这就要看金城那边的同志是否能做到了。”

  说罢。

  彭梦熊便看向了一旁的李觉。

  李觉见状立刻举起手,表态道:

  “金城是吧,没问题,联络的事情交给我吧。”

  “光达同志,你稍后最好把具体需要达标的数据或者参数汇总成书面报告给我,这样效率更高一些。”

  陆光达点了点头:

  “好。”

  接着他顿了顿,又对李觉问道:

  “李指挥,不知道基地的爆轰试验场建设的怎么样了?”

  听到爆轰试验场这五个字。

  老郭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关切。

  此前提及过。

  在目前的221厂中,一共有18个厂区和4个生活区。

  而这18个厂区各自的职能也不尽相同。

  比如十七厂是粮食与生活用品仓库,十一厂是危险品站台等等

  其中承担核武器研究相关任务的,主要有五个分厂,分别是。

  一分厂负责弹头体加工、铀部件生产、精密加工以及无线电系统的控制等。

  二分厂主要负责炸药的加工、同步聚焦实验及火工部件的加工和核武器的组装工作。

  三分厂为机械加工厂,负责翻砂、锻造、热处理以及制氧等。

  七分厂是放射化学和中子物理实验场所。

  至于六号分厂负责的便是

  爆轰试验场。

  这是一个负责爆轰试验的场所,规模庞大,即便是眼下这个时期依旧处于建设中。

  每个分厂下属的独立建筑模块有个特殊称呼,叫做‘工号’。

  其中爆轰试验场计划的工号足足有五个,也就是五个独立的建筑模块。

  “爆轰试验场啊......”

  李觉闻言看了眼陆光达,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说实话,同样遇到了一些困难。”

  “以现在爆轰试验场在建的二号观测室为例,这间观测室对墙体的要求很高。”

  “所以除了材料本身之外,墙体浇筑的时候还不能遇到降雨,也不能出现强风天——否则会有沙石掺杂进墙体里头。”

  “可目前我们的技术又做不到气候的精确预测,只能让副业队的同志们每天去采集气候样本进行分析。”

  “同志们付出了很多汗水,但最后我们对天气情况依旧难以掌握,这就很令人头疼了。”

  听到李觉这番话。

  陆光达也不由为难的‘啧’了一声,双手握拳插在腰间,娃娃脸上露出了一丝阴沉。

  天气预测啊

  这确实是个大麻烦。

  爆轰试验场是矿上用于爆炸实验的重要地点,为了人员安全和实验数据收集考虑,观测室这些建筑必须要严格达标才行。

  但问题是观测室的修建涉及到了大自然这个玄奥的领域,现如今的气象观测手段显然有些无能为力。

  目前221厂的厂属气象中心只能在每天上午11点给的时候,出较为精准的当日数据。

  而这个时间说句实话

  普通人上午看天空都能看出来今天天气怎么样了。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保证爆轰试验场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建筑队只能等气象中心给出当日准确的天气动态....也就是后中午11点后,才能进行施工。

  如此一来。

  工地每天要浪费凌晨到上午这段时间,整整十个小时呢。

  要是有人能精确预测天气就好了

  但是

  这可能吗?

  注:

  昨天没更新是手术请假哈,不必太过担心,目前还没接到任何审核方面的通知。

  章节由于时效性的原因没法同步事实情况,所以各位可以加一下书友群,有啥事我都会在群里说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