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_最后的帝王
笔趣阁 > 最后的帝王 > 第 93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93 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最后的帝王青色兔子

  第九十三章

  士孙瑞与贾诩一前一后,进了未央殿偏殿等候。

  两人坐下来,都擦着头上额间的汗水,感受着殿内的凉爽,不禁一同舒服得叹了一声。两人对视一眼,礼貌性得露了个笑脸。

  贾诩先开口道“我原在北地,倒不知长安的秋,这般热。”

  士孙瑞拿侍女奉上的凉帕子敷在脖颈后,叹气道“原不该这么热,入秋竟没落一场雨。春天时就连绵阴雨,那会儿子朝中还担心要闹水灾,谁知竟是个旱年,眼看着要担心雨水不够了。”

  士孙瑞原本跟随王允,乃是正统士族的这一拨的,虽然不满皇帝简拔贾诩贾诩原是跟着董卓作乱的,却也敬重贾诩系出名门,乃是大儒之后。如今皇帝既然要杨彪作了尚书令,士孙瑞与贾诩既无仇怨、也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了,且同朝为官,彼此年长持重,便面子上也要敷衍过去,只远处瞧着,倒也算得上友好亲切了。

  贾诩附和了两句,又谈起山东报了旱灾等事,简单说了几句政事,殿中安静下来。

  士孙瑞拿下颈后的帕子,问左右道“里面曹大人进去许久了”

  左右道“才刚进去没一会儿。”

  士孙瑞便一点头,知道还有得等,将袖中的奏章又取出来,自己细细看了一遍,最后检查是否还有要删改之处,看到关键处时停下来想一想,若是皇帝问时要如何作答。他看得入神,也想得入神,待通看过了,放下奏章,却见对面贾诩仍悠悠喝茶,便笑道“文和贾诩字看来是早打得腹稿,只管安然稳坐了。”

  贾诩笑道“君荣士孙瑞字大人取笑了。我于账目原不精通,不过陛下有令,勉力而为罢了。如今上有文先杨彪字大人把关,旁有君荣你掌控,我不过凑数罢了。陛下见了账目,自然明白,若要问时,自有君荣大人作解,也考校不到小弟。”

  士孙瑞这才会意。两个人做一样的事儿,到了皇帝跟前,岂不是成了争功贾诩这是有意想让。他看了贾诩一眼,心道,这人倒也乖觉。

  贾诩便知他懂了,微微一笑,仍是低头喝茶。其实贾诩并非为了让士孙瑞。当初曹昂奉皇帝之命,介入屯田之事,贾诩便料到皇帝要有一番大动作,与士孙瑞打起精神,准备好好应对曹昂。谁知曹昂这一年来,勤恳跑遍了长安城,面上却未曾反驳过两人;账目虽然早已看过,却也没有质询过两人。

  贾诩心中清楚,长安城中豪族与官吏勾结已久,报上来的田地数目都是做过账之后的,账面上瞧不出什么错处来,但谁都知道这里面藏污纳垢的事儿。曹昂介入,明知却不追究,必有后手。皇帝既然没有安排他来做这事儿,贾诩便只求暂退自保,待看清皇帝意图后,再出手不迟。士孙瑞看不清这一点,他却也没必要伸手施救。

  “两位大人请吧。”汪雨不知何时站到侧殿门边,弯腰笑道“陛下说请两位大人过去。”

  士孙瑞与贾诩忙起身,齐整衣冠,跟着汪雨快步往正殿而去。

  两人入殿,就见皇帝坐在上首,曹昂侍立在旁,屏风后影影绰绰的女子身影,想来仍是蔡邕之女在记录。

  “君荣、文和,你二人辛苦了一年,屯田制初成规模。”刘协在上首带笑道“这田地数目,朕瞧着怎么比高祖时候还少了”

  士孙瑞早有准备,忙道“陛下明鉴,历代而今,开垦新田原是多了的。只是长安城前几年受董贼之祸,百姓不安南逃西走的,不在少数,许多田地都荒废无人耕种了,另作别册记载,尚在整理,不日便呈送陛下。”

  刘协便一点,不再深究,转而道“方才朕正与子脩论农事,朝廷缺精于农事的人才呐。你们交待下去,于农事上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俊才,都不要错放了,都报上来,待农闲时将他们请到宫里来,朕要亲自见一见。”

  士孙瑞与贾诩都答应了。

  刘协又道“文先杨彪字出任尚书令,你们二位都给他道贺过了么另有大司农一职,乃是最要紧的。朕的意思呢,就偏劳君荣士孙瑞字了,如何”

  这是要士孙瑞升迁为大司农之意。

  士孙瑞一愣,下意识推辞道“陛下隆恩,然而臣年事已高,在尚书台不过勉力支撑”

  刘协笑道“朝中看去,这大司农若不是你来做,谁还敢来做况且你原是文先长辈,如今你来助力他做尚书令,他倒还要不自在的。君荣你就不要推辞了。”

  大司农执掌国家财政,下辖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分掌粮食库藏、物资供应、物价调节、国库出纳皇帝亲耕等事务。在此之外,大司农还掌管盐铁专卖等事项。

  比起在尚书台做仆射,做大司农更有实权,乃是极为重要的职位。

  士孙瑞自尚书仆射成为的大司农,那是升迁了。

  皇帝给了这样的面子,士孙瑞便不再自谦,应了下来,自然又有一番感念陛下恩遇的说辞。

  刘协含笑听着,道“如君荣这样的老臣,辅佐汉室,忠心赤胆,朕还年轻,少不了要你们帮扶。你们也尽心,带一带年轻一辈的,多为朝廷培养栋梁。”于是又问士孙瑞家中儿孙。

  士孙瑞一一答了。

  君臣相谈甚欢。

  刘协又勉励了两句,道“天热气燥,君荣你到底年长,朕也不久留你。”于是便叫汪雨将两人好好送出去。

  士孙瑞离开未央殿才慢慢回过神来,没料到皇帝叫自己做了大司农,前阵子因为皇帝起用贾诩、又要杨彪做了尚书令而生出的些许微妙情绪便都消退了。诚如皇帝所言,如今动荡,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时,倒也顾不上挑拣了。他想到做了这大司农,即将面对的财政困局,只觉肩头如有千钧之重,却也不能畏难逃避。

  贾诩道“恭喜君荣高升了。”

  士孙瑞虽然欣喜,却还要压下嘴角,淡声道“不过为朝廷出力罢了。”

  殿内,刘协起身,见汪雨早捧了骑射衣裳等着,便换了骑装,笑道“你倒乖觉。”

  汪雨笑道“虽然天儿热,但奴婢知道陛下的习惯。不管是三伏天还是九寒天,陛下这每日骑射是断不能停的。”

  刘协便带着曹昂,骑马往仓池畔而去。

  哪怕已是下午,秋老虎的威力丝毫不减,连仓池畔的树叶都因为热而卷了起来。

  刘协骑马绕池两圈,便已是浑身放汗,却见曹昂始终错后半个马头,因笑道“朕与你比一比你不要相让”说着一夹马肚,那马便泼风似得冲向前去。

  一圈下来,曹昂仍是错后半个马头,笑道“陛下赢了。”

  刘协便知他有意相让,单只这份精准的控制,其马术便远在自己之上,便假作不悦,道“子脩也来欺朕。”

  曹昂一愣,道“臣长陛下七岁,正是力盛之时,若不相让,才真是相欺。”

  “说到相欺,”刘协松了马缰,随着马背起伏送腰,“你看田地清算的账册,士孙瑞与贾诩呈上来的,与你私下所计,差了竟有一半之多。这底下人欺瞒之状,照你看来,他二人是否知晓”

  曹昂道“若说全然不知,那便是自欺欺人了。”

  “如此,他们便是欺朕了。”

  曹昂默了一默,道“光武帝时,曾有不问南阳郡之事。如今他二人也恐催逼过急,致使生变,到底是长安城,陛下车驾在此”

  当初光武帝中兴,天下初定,田地亩数多有不实,朝廷下诏核实。不巧光武帝从陈留郡上报的文书后面找到了一封附信,信中语“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光武帝问左右何故,却无人敢答。最后是年方十二岁的太子刘庄在侧,直言道“这是在说开垦田地数目核查之事,河南乃是帝都,天子近臣颇多;而南阳则是帝乡,皇亲国戚颇多。这些人自然是不好查问的。”

  如今刘协要核实长安城中开垦田地的数目,正与光武帝所行相类。而士孙瑞与贾诩,便如光武帝时的臣子一般,不敢擅动权贵。

  刘协垂眸道“若朕没有记错,光武帝伺后可是将欺瞒隐匿之人都严惩了。”

  刘协很清楚,他到底年纪还轻,尚未亲政,底下人哪怕是忠心的,多也是忠于汉室对他这个皇帝并不是那么认定。若非先帝就剩了他这一个儿子,恐怕一旦他推行变革之举,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们也未尝不会效仿董卓行废立之事。

  “就算他们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吧。”刘协叹了口气,望着池边耷拉着的柳树叶,“即便是朕亲政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不好动这帮老臣。”

  他自然是不信所谓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样的愚孝,但于治国来说有其实际道理。新君继位,朝臣都在观望揣摩新君的行事风格,朝中老臣势大,而新君起用之人尚且薄弱,此时新君要行变革之举,多半是要触动旧人利益的,极易生变。所以新君继位,稳妥起见,总要“因循守旧”一段时日。有些古话,乍看迂腐,其实诞生之初,原是有智慧蕴藏其中的。

  亲政。

  脑海中闪过这两个字,刘协攥紧了手中马鞭。,,,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